本期刊2011立春號
尋找自己的聲音
2007年12月成團至今,她們兩人曾到英國、法國、加拿大、巴西演出,深受好評。尤其是她們在創作上的實驗精神,使她們呈現出了非常不同於韓國傳統音樂的風格。這個充滿了想像力的音樂二人組成為了韓國獨具特色的青年音樂團體,也得到了韓國文化部(文化體育觀光部)21世紀韓國音樂項目的「實驗精神獎」。
韓國政府這些年所推動的文化政策對他們國內的藝術家有很多助益,像朴志夏與徐廷敏就接受了不少政府的協助,因而拓展了她們的舞台。透過音樂,她們比許多同齡的韓國年輕人有了更多的生活視野與文化交流的經驗,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她們也不斷在反省跟思索自己的未來。彈奏伽耶琴的徐廷敏說:「我記得在大學上課時,有時我們會練習古調,而我會問教授說這真是以前農夫在種菜時彈的曲子嗎?老實說,教授也不確定。當時我就想,我們一直在彈傳統的曲子,但我們又不生活在那個時代,為什麼不能做符合這個時代的音樂呢?我要強調我絕不是一個反對傳統的人,但我知道我是生活在現在的人。對我而言,我在舞台上所演奏出來的音樂就反映了我這個人,不管是我的個性或我的生命經驗,都會藉由音樂忠實地呈現出來,所以我跟志夏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把自己變成更好的人,努力地活我們生命的每分每秒,這樣下去的話,我們年老時應該會是內在非常豐富的音樂家。」
在伽耶琴大合奏的舞台上曾經聽不到自己聲音的徐廷敏不久前才走過一段低潮,當時的她不斷自問為什麼要學音樂?活到現在,到底要做什麼?難道學音樂是為了滿足社會的期待或加入競爭?在最迷惘的時候,是朴志夏在一旁不斷地鼓勵她去尋找自己的聲音,不用為了向別人證明什麼,而是為了自己,繼續演奏…現在的徐廷敏用「幸福」形容自己的心境,對於能擁有「演奏音樂」這樣的才能充滿了無限的感謝。
對於朴志夏與徐廷敏來說,她們認為所謂的傳統也是慢慢演進與變化的結果。什麼叫做真正的傳統呢?為什麼在音樂會演奏時不那麼傳統的音樂家,就要被說成是國外回來的?這些問題,曾經不斷地盤旋在她們的腦海中,最後也成為了她們奮力尋找自己的聲音的動力。
近三年來,她們的足跡遍及越來越多的地方。藉由音樂,認識了非常多不同文化的人,但是她們卻也越來越感到自己的不足,所以更想努力的學習、吸收、創作與演出。她們說:「其實我們最早組團時有四個成員,後來因為一些因素,只留下我們兩人。很多人都會覺得一個樂團一定要有Bass跟旋律,我們卻想丟開這些成規,純粹地尋找我們兩人之間的和諧之音。所以當我們從四個人變成二人組時,我們非常努力地展現我們兩人的成果,也是為了證明沒有人做過的事並不代表做不到。」
韓國傳統音樂被復興與保存,不只被視為珍貴的文化財,也在世界的舞台上,因為樂曲的現代化(甚至演出流行音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有人擔心這種狀況會不會也變成一種傳統呢?也許。但對於像朴志夏與徐廷敏這樣的新世代音樂家來說,傳統音樂界所需要的或許正是這未知的改變。
多一些自在呼吸的空間,將是她們懷抱著傳統樂器時,內心的所願!
숨[suːm]
本期內文摘錄 : Garden 91 - 2011立春號
去年,大約是12月吧
龔龔和老王帶來兩位朋友就是su:m
在白色小屋的2樓 簡單的相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